让非法收购者变成生态环境守护人 唐山中院宣判全市首例“以劳代偿”案
法制新闻网
2023-05-22
admin
河北法制网讯 (记者 吴艳丽 通讯员 王士昊 马超)5月18日,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领导带领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来到丰润区李钊庄镇前蒲泊村,开展了一场特殊的公开宣判。
该案是一起生态环境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被告因法律意识淡薄,盲目听信偏方收购黄鼬159只。其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为猎杀者提供了市场和动机,与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应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
在案件办理中,主办法官了解到被告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经与被告、公益诉讼起诉人沟通,并多次到被告所在村实地考察,在充分考虑全案案情与被告家庭实际状况后,创新责任承担方式,决定以被告提供环境公益劳动的方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赔偿责任。此次案件开创了唐山法院判决“以劳代偿”责任承担方式的先河。 武汉经开区新闻网
唐山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此次积极探索“以劳代偿”责任承担方式,让侵权人通过公益劳动守护生态环境,比单纯一次性经济赔偿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治理,也更有利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既彰显了司法力度,又传递了司法温度,更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宣判后,环境资源审判庭法官就地对广大村民开展涉野生动物普法宣传,并对群众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行为风险进行提示,以案释法,扩大了宣传效果,加深了村民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
上一篇:公安机关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 下一篇:暂无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