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法院:推进诉前调解减轻当事人诉累
河北法制网讯 (记者 李文秀 通讯员 丰博)日前,深州市人民法院成功调撤一起涉及多人受伤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于当日将赔偿款给付原告,原告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该案件的顺利化解,是深州法院深入推进诉前调解工作,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为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州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不断加强诉前调解工作力度,全面推进诉前调解标准化建设,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快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渠道。据了解,2022年,该院通过诉前调解方式成功调解案件310件,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调解流程标准化。对于一些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小额民事诉讼案件,深州法院立案工作人员会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方式为当事人解决纠纷。在30天的诉前调解期限内,调解员依托“冀时调”平台,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音、视频面对面进行沟通,让人民群众化解纠纷省时省钱又省力。同时,为规范调解流程,诉讼服务中心制定了调解流程标准,让当事人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
调解行为规范化。调解员的调解行为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调解意向,深州法院调解员始终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综合运用各种调处方式,积极稳妥地化解矛盾纠纷。为此,该院诉讼服务中心制定了《诉前调解行为规范》,规范调解员行为,加强对调解员的管理,严格工作纪律,营造合法、规范、严谨的调解环境。自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信息平台上线以来,该院出台了《关于特邀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资质认证的规定》等文件,并将“诉前调解书”文号案件数量计入法官或司法辅助人员工作量考核内容,确保调解行为合法有效。
调解内容合法化。调解程序和调解内容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深州法院要求调解员做到“三规范”。一是调解程序合法、规范。严格按照调解程序,准确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当事人在真正自愿的基础上参加调解和决定调解结果。二是调解记录留痕全面、规范。依托“冀时调”平台,通过音、视频可以保证调解工作全程留痕,确保调解合法、规范,对于当事人的调解方案和调解人员提出的调解意见均记录在案,全面、真实地反映调解过程。三是调解内容有效、规范。诉讼服务中心按照不同案由制作调解协议模板,以规范、合法的调解方案,维护当事人的权利,真正做到把大量矛盾化解于萌芽、止步于诉前。 海口财经网
推荐阅读: